
治理
氣候變遷影響產品發展脈絡與企業營運,我們持續關注與實踐《巴黎協定》後的各項氣候行動目標,納入永續發展策略。
董事會
華碩企業永續發展政策由董事長核示通過,董事長作為集團永續相關議題的最高負責人,包括核示氣候變遷因應策略。推動氣候行動議題與目標管理,每年亦定期呈報董事會。自2022 年起提升每季呈報董事會。
永續發展委員會
永續委員會成員由5 位獨立董事與兩位共同執行長擔任,審查集團永續管理運作與執行進度每年向董事會報告。委員會下由永續中心串聯各子公司永續管理代表每季召開會議,共同針對集團性永續議題擬定行動方案與執行。
永續暨綠色品質管理中心
董事長責成執行長為氣候變遷及永續管理的最高負責管理階層,擔任氣候等永續議題之監督管理職責。成立「永續暨綠色品質管理中心」專責單位,設有永續長一職,分析全球永續脈動及執行永續專案,同時永續發展也列入營運持續管理委員會任務小組(Task Unit)之一。每季向CEO呈報氣候管理議題進度、並於董事會呈報。
ESG 管理委員會
永續長擔任管理代表向執行長呈報。負責橫向跨部會協調與合作,將永續策略與氣候行動議題落實在產品、營運及價值鏈管理。
策略
氣候變遷威脅加劇,「2050 年淨零排放」成為全球氣候行動下有志一同的共識,全球將近 140 個國家承諾在 2050 年達淨零排放,佔全球碳排放量 88%,顯見世界腳步都往淨零排放邁進。根據 2021 年資誠(PwC)發布的《淨零排放經濟指數報告》(Net Zero Economy Index 2021)指出,2050 年達到淨零排放困難重重,除非全球脫碳率必須提升 5 倍,才有可能在 2030 年碳排減半,2050 年達到淨零。顯示全球各個產業,必須再加快轉型來實現淨零排放。華碩氣候策略基於科學基礎(SBT)的減碳路徑,以提高能源效率、擴大再生能源使用,藉由投資創新技術,移除剩餘的排放量等三階段步驟 ,逐步推動整個價值鏈邁向淨零。

華碩的淨零願景
2025
提高能源效率
- 產品能耗優於 ENERGY STAR® 30%
- 供應鏈減碳強度 30%
2030
擴大再生能源
- 台灣營運據點 RE100
2035
- 全球據點達成 RE100
2050
創新技術
- 投資創新減碳技術
- 移除剩餘碳排量
- 逐步推動價值鏈邁向淨零
氣候倡議
SBT

SBTi 是以控制全球暖化趨勢在1.5°C 內全球碳預算情境下,企業制定合理減碳目標,且可被第三方認證的科學方法。
華碩於2025 年通過科學基礎淨零目標審查。依循 1.5℃的減量路徑,承諾在2050 年前實現碳排放範疇一與範疇二絕對減量90%,以及範疇三90% 的絕對減量。
華碩以提升能源效率、擴大再生能源使用、創新技術,逐步推動價值鏈邁向淨零。
RE100

RE100 由The Climate Group 與CDP 於2014 年發起,促使企業承諾在2050 年前100% 使用再生能源,現已有逾400家跨國成員。
華碩於2021 年加入RE100,承諾2030年台灣營運據點與2035 年全球營運據點100% 使用再生能源。
2024 年華碩已達成全球營運據點使用再生能源RE55 目標。在台灣據點包含營運總部、AI 雲創園區等,正式轉供再生能源( 光電) 共9,500 兆瓦小時(mWh)。海外美國據點完成安裝太陽能發電系統並正式啟用。
台灣氣候聯盟

台灣氣候聯盟於2021 年由八大科技業者共同倡議成立,目標透過「以大帶小」機制攜手供應鏈提升能源效率、推動低碳製造,加速淨零轉型。
華碩作為創始會員,承諾以自身經驗協助上下游導入再生能源、數位化碳管理與提升能源效率,實現減碳目標。
華碩永續長受聘為聯盟「氣候學院」院務委員,協助課程規劃;2024 年並擔任「永續決策會」講師,分享華碩淨零推動經驗,深化產業交流並強化供應鏈減碳動能。
台灣智慧城市產業聯盟

台灣智慧城市產業聯盟2014 年由台北市電腦公會發起,結合產官學研推動智慧城市與物聯網,每年舉辦智慧城市展,促進跨業整合與國際商機。
2025 年華碩共同執行長- 胡書賓接任第11 屆聯盟會長。期望透過跨界整合台灣智慧能源技術與產業資源實質行動,引領數位與永續雙軸轉型。
華碩同時參與聯盟新成立虛擬電廠(Virtual Power Plant, VPP)工作小組,並擔任整合組成員,整合產業、學術與政府間的資源與技術,促進政策支持、標準制定及創新商業模式的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