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

治理架構與制度

永續治理

企業永續經營的基礎建構在健全的治理制度,本於公司的核心價值- 華碩五德「謙、誠、勤、敏、勇」,將企業治理落實於公司營運制度,落實企業社會責任,維護各利害關係人,包含員工、客戶、供應商、環境及社會的相關權益。

為持續強化公司治理,參照「上市上櫃公司治理實務守則」及 OECD 公司治理原則,訂定「華碩電腦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治理實務守則」。除應遵守法令及章程之規定,亦涵蓋保障股東權益、強化董事會職能、發揮監察人功能、尊重利害關係人權益、提昇資訊透明度等原則。

董事會

華碩董事會重視高效率、透明度 、多元化以及專業性與獨立性,以強化公司治理。董事會考量營運判斷、會計及財務分析、經營管理、危機處理、產業 知識、國際市場觀、領導、決策等執行業務的專業能力,以及避免決策盲點。 本公司董事成員皆依公司章程採候選人提名制。2022 年 6 月股東會依「董事會選舉辦法」進行第 13 屆董事會改選,董事成員 共 15 位,包含 13 位男性, 2 位女性,有 5 位獨立董事,本公司擬訂具科技研發或行銷管理專長之董事席次至少達35%,以為董事多元化之管理目標,期望藉由傑出業界專業知識,導入外部利害關係人觀點,提升經營品質。

董事會成員之姓名、學經歷及兼任其他公司職務情形及修課內容,請參考年報

華碩依據公司治理評鑑規範,制定董事會平均出席率需達 85%。2022 年 6 月 8 日華碩股東會,選任出兩席女性董事(一般董事及獨立董事各一席),獨立董事席次將從原三席增加至五席。

董事會成員皆秉持高度自律之精神,避免利益衝突,並明訂於「華碩董事會議事規範」。董事或經理人為自己或他人從事屬於公司營業範圍內之行為時,應依據法令之要求事先需取得股東會核准。

董事席次

15席

女性董事席次

2席

獨立董事席次

5席

獨立董事比例

33%

董事與經理人的薪酬政策

董事

經理人

薪酬與經營績效及未來風險之關聯性

董事酬金

本公司董事酬金分為報酬及酬勞:

  • 董事報酬:依公司章程第 17 條規定「本公司董事執行本公司職務時,不論公司營業盈虧,公司得支給報酬,其報酬授權董事會依其對公司營運參與程度及貢獻之價值議定之。」辦理。
  • 董事酬勞:依公司章程第 20 條規定「本公司年度之獲利,應預先保留用以彌補累積虧損數額,再就其餘額提撥不高於 1% 為董事酬勞」,113年實際提撥比例為 0.3%。

經理人薪酬

  • 經理人薪酬則係依本公司薪酬制度評估其擔負職責、職位級別及專業能力等項目,並參考同業職務薪資水平決定之,經理人獎金係依據本公司整體營運績效、各部門管理效益及獲利貢獻度、目標達成率及個人績效表現進行評估與審核
  • 每位經理人合理之酬金,由本公司人力資源中心提案,經薪資報酬委員會審議並送交董事會核准。

薪酬與經營績效及未來風險之關聯性

  • 本公司酬金政策相關給付標準及制度之檢討,係以公司整體營運狀況、產業未來風險與發展趨勢及企業永續經營為主要考量,並視績效達成率及貢獻度核定給付標準, 以提升董事會及公司整體組織團隊效能。
  • 本公司經理人之績效目標與風險控管結合,以確保職責範圍內可能之風險得以管理及防範,經營階層之重要決策均於衡酌各種風險因素後為之,相關風險之控管績效即 反映於公司獲利情形,進而產生關聯性。本公司薪資報酬委員會亦定期檢視及評估董事及經理人之酬金制度,提交相關建議案至董事會審議,以維持公司經營績效與風險管理之平衡。

董事會績效評估

為落實公司治理並提升本公司董事會功能與董事會運作效率,制定「董事會績效評估辦法」,訂定董事會每年應至少執行一次針對董事會、董事成員及各功能性委員會之績效評估。評估面向包含:對公司營運之參與程度、公司目標與任務之掌握、董事的選任及持續進修、內部控制等。且應至少每三年由外部專業獨立機構或外部專家學者團隊執行董事會績效評估一次,預計2025年將進行外部績效評估。

2024 年董事會績效內部評估由董事成員完成自評問卷,並於2025 年1 月提董事會報告評估結果:

  1. 整體董事會:董事會整體運作良好,符合公司治理要求且能有效發揮董事會職能。
  2. 個別董事成員:董事成員對各項評估指標運作皆有正面評價。
  3. 各功能性委員會:各功能性委員會整體運作完善,且能符合公司治理要求,各委員會均克盡職責,能有效提昇董事會職能。

ESG 績效與高階主管薪酬連結

為強化永續治理,2023 年共同執行長的變動薪酬與永續績效連結,以華碩全球營運RE100 目標以及集團SBT 減碳目標之達成率成作為評估指標。2025 年共同執行長、營運長、永續長等高階經理人的變動薪酬與永續績效連結,擴大以華碩永續四大主軸議題目標之達成率作為評估指標,將至多增減變動薪酬權重之10%。

氣候行動

  • 溫室氣體減碳目標
  • 再生能源使用達成率

循環經濟

  • 環境友善材料使用率
  • 環保標章營收占比

責任製造

  • 供應商 RBA 缺失改善率
  • 使用責任礦產來自合格冶煉廠比率

價值創造

  • 產業人才培育人數

事業單位主管推動環保產品與低碳供應鏈管理,依循華碩SBT 減碳路徑規劃,2030 年減少30% 範疇三:「採購商品與服務」與「售出產品之使用」碳排量之達成率作為評估 指標,將至多增減變動薪酬權重之10%。

功能型委員會

審計委員會

為提升董事會履行其監督公司在執行有關會計、稽核、財務/非財務報告流程、財務與營運控制上的品質和誠信度,華碩設置「審計委員會」,由 5 位獨立董事擔任審計委員會委員。

薪酬委員會

薪酬委員會由 3 位獨立董事擔任委員,旨在協助董事會執行與評估公司整體薪酬與福利政策、董事及經理人之報酬,確保公司之薪資報酬安排符合相關法令並足以吸引優秀人才。

營運持續管理委員會(BCM 委員會)

BCM 委員會由5 位獨立董事擔任委員,由全體獨立董事帶入外部利害關係人關注的議題進行風險評估,並由共同執行長及營運長定期召開跨部門風險管理會議,研擬跨部門重大風險關聯性議題之處理方式,並定期向董事會作呈報。

永續發展委員會

永續發展委員會於2025 年成立,由5 位獨立董事與兩位共同執行長擔任委員,為華碩最高層級之永續管理組織,審查集團永續管理運作與執行進度每年向董事會報告,委員會下由永續中心串聯各子公司永續管理代表每季召開會議,共同針對集團性永續議題擬定行動方案與執行。

永續管理組織

永續暨綠色品質管理中心

2009 年華碩成立永續發展的專職單位,掌握全球永續發展脈動,分析治理、環境及社會等永續議題,結合營運核心、產品創新與服務,訂立策略性永續方向與專案推動。永續暨綠色品質管理中心由董事長責成執行長擔任最高管理階層,負責監管永續專案與重大性議題目標達成情形。並設有永續長作為單位管理代表,負責掌握解析全球永續脈動、管理永續政策目標和具體行動。每年定期至董事會報告,包含政策目標、永續重點計畫與績效成果提交至董事會核示。由董事會督導推動方向和建議。

永續暨綠色品質管理中心組織圖

永續發展委員會

為了因應永續趨勢發展,掌握與推動隨之而生的機會與挑戰,華碩永續發展委員會於2025 年成立,由五位獨立董事與兩位共同執行長擔任委員,為華碩最高層級之永續管理組織,審查集團永續管理運作與執行進度每年向董事會報告。委員會下由永續中心串聯各子公司永續管理代表每季召開會議,共同針對集團性永續議題擬定行動方案與執行。

永續發展委員會組織圖

GreenASUS and SERASUS 管理委員會

為了在企業內部跨單位橫向落實ESG相關ISO管理體系規範,我們成立「GreenASUS and SERASUS管理委員會」,由高階管理層指派管理代表,負責公司ISO 9000品質管理系統、QC 080000有害物質流程管理系統、ISO 14001環境管理系統、ISO 45001職業安全管理系統。

除定期舉行例行性會議,亦適時向全體同仁發送電子報提供全公司性永續發展及環安衛相關資訊、管理系統之近期活動、最新法令公告、新制度與新服務等訊息。委員會成員來自事業營運單位、採購、客服、行政、法務等部門,跨單位進行橫向的溝通與協調,使資源有效配置,讓全體華碩人都能在一致的永續方向努力,確實將永續與營運核心結合成為企業競爭力的一環。

管理體系 ISO 9000 ISO 14001 ISO 45001 QC 080000
取證覆蓋率* 100% 85% 85% 84%


*以營運特性(含製造、研發設計、儲存)之據點計算取證覆蓋率

ESG管理委員會

為了強化企業內部的橫向跨單位溝通,2022 年成立ESG 管理委員會,制訂華碩產品永續管理政策。委員會成員來自事業營運單位,以及採購、全球供應鏈管理中心、設計中心、認證、行銷、業務等支援單位。透過定期溝通機制,審視推動目標與進度,並定期分享國際永續趨勢,有效聚焦公司整體產品面、行銷、設計面的永續議題,統整各單位永續(行銷)進度、需求,集中資源整合。使資源有效配置,讓各部門能在一致的永續方向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