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性主題鑑別

重大主題鑑別流程

鑑別議題

議題來源:

永續標準與報導架構、 同業關注議題、責任投資評比、環保標章規範、風險趨勢等

議題的關注程度:

利害關係人問卷

統整為 23 項永續議題

評估衝擊

評估衝擊:

  • 對「環境、經濟、人」的衝擊
    • 學術與研究機構
    • 議題內部管理部門
    • ESG 執行團隊
  • 對「華碩」的衝擊-高層問卷

由永續團隊統整利害關係人評估結果,計算各議題衝擊指數

 

參考利害關係人觀點調整衝擊指數

確認重大性

永續團隊彙整議題衝擊程度與衝擊指數計算結果

 8 項高度重大議題

定期審視

  • 建立高度重大主題的管理方針與目標
  • 每季檢核管理與目標進度









 

每年一次 檢核分析議題與流程

利害關係人溝通

華碩依據 AA1000 SES「依賴性、責任、影響力、多元觀點、張力」5 個特徵建立量化指標,從眾多利害關係方鑑別對華碩具有最大影響力的關係人,包含員工、客戶、供應鏈與商業夥伴、投資者、政府與 NGO、學術單位和社會等 7 類利害關係人。

透過多元管道以定期、不定期的方式進行交流議合,了解利害關係人的期待。同時作為永續議題與衝擊評估的資訊來源:

員工

客戶

供應鏈商業夥伴

投資者

政府與 NGO

學術單位

社會

對華碩的重要性

華碩視員工為最重要的利害關係人。華碩以經營理念及企業願景培養員工專業技能,提供員工良好的職場環境,成為員工心中的良好雇主

溝通管道

  • CEO On-Live
  • 內部信箱、網站/系統公告、會議

溝通頻率

  • 每季
  • 不定期

對華碩的重要性

華碩以數位新世代備受推崇的科技創新領導企業做為目標,遵循客戶至上的原則,全力為客戶提供無與倫比的數位生活體驗

溝通管道

  • 資訊展、 經銷商大會
  • 產品發表會、網站與信箱、客戶滿意度調查

溝通頻率

  • 每年
  • 不定期

對華碩的重要性

商業夥伴與華碩建構互惠互利的價值鏈,強化環境、治理與社會(ESG)平衡的合作關係,一同創造新商業模式提升永續競爭力

溝通管道

  • 供應商大會
  • 供應商業務審核
  • 經銷商大會
  • 供應商稽核、現場輔導稽核、各類說明會、網站

溝通頻率

  • 每年
  • 每季
  • 每年
  • 不定期

對華碩的重要性

華碩聚焦「設計思維」、「淨推薦值」及「市場定位」的金三角策略,創造穩定的獲利及投資報酬率,同時展現永續治理的表現

溝通管道

  • 股東會、年報、永續報告
  • 法說會、財務報告
  • 公開資訊觀測站

溝通頻率

  • 每年
  • 每季
  • 不定期

對華碩的重要性

華碩遵守法令規章並配合政府政策,同時回應 NGO 對華碩的高標準期待,發揮領導品牌的示範性與帶動性,引領產業升級

溝通管道

  • 說明會、座談會、研討會等會議

溝通頻率

  • 不定期

對華碩的重要性

透過產學合作,培養與發掘未來的專業人才,同時建立溝通管道引入新思維,並合作開發創新技術

溝通管道

  • 公文往來/說明會、座談會、研討會等會議/研究訪談、學術發表合作、課程業師

溝通頻率

  • 不定期

對華碩的重要性

善盡企業社會責任,營運核心建立社會回饋主軸,解決環境與社會問題,創造正面影響力

溝通管道

  • 新聞稿、媒體公共關係專職單位、社群媒體

溝通頻率

  • 不定期

重大性主題鑑別結果

重大性主題鑑別結果

重大性議題衝擊

對於重大性議題,華碩建立管理方針與規劃行動方案,並依據數據化衡量策路建立目標與指標,定期追蹤成果。其他非重大性的主題,則依據現有的管理流程與措施,揭露相關指標予利害關係人了解華碩的整體永續成果。

重大性議題衝擊表格